|
让新媒体成为国学传播的网络“道场”精心打造成出国学传播的网络“道场”,就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贯穿在网络生活及日用器物,以“中国生活之美、人文之气、精神之貌”,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高雅、优美的生活方式…… 新媒体的普惠、便捷、快速、共享特性已经渗透到了社会各个领域,这也为更好地传播国学提供了重要途径。眼下,传统文化断层造成了社会民众尤其是青少年一代信仰、道德的缺失,随之形成的社会“国学热”成为时尚并持续升温,不少网络新媒体以弘扬传统文化,传播国学知识为己任,积极打造出集知识性、学术性、普及性于一体的国学传播平台,起到了传播正能量的积极作用,这样的行动值得肯定和点赞。 但是,也必须看到,网上还存在着国学传播的误区或肤浅认识。一些打着国学幌子而带有“负能量”的文化也在网络传播开来。譬如,有的网络平台搭建者自身素养不高、对学界研究情况了解不够,在国学认识和把握上存在错误认识,什么“看风水”“算命运”“测八卦”“装神弄鬼”“戏说传说”“旧风恶俗”等愚昧落后的腐朽文化也都纳入国学范畴,在网上大肆传播,还有一些“民间风水、看相算命先生”摇身一变,被捧为“国学大师”。这种对国学碎片化、庸俗化、快餐化的肤浅理解,不仅是对中国国学原本体系的亵渎,也无益于这个时代的文明健康发展。 当下为何要倡导国学的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大学中国文化书院考察时就曾给出了答案:“学习国学的目的,不是为了把它当古董摆设,也不是食古不化、作茧自缚,而是要变成内心的源泉动力,做到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作为“一国之学”的中国学,不仅蕴含着中国人的一整套价值观和世界观,也涵括了一个独特而温润的精神世界。国学其核心就是人文理性精神,它是一种思想、一种价值观,也是一种文明。习总书记所讲的“格物穷理、知行合一、经世致用”,不仅有助于公民品德、能力与智慧的提升,更可以汲取其经世致用的精华运用到治国的社会实践中。 我们正处在一个追梦的时代,迫切需要加强国人的文化认同与道德修养,需要我们更好地审视和传承传播普及作为“一国之学”的国学。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正视互联网的“两面性”,每时每刻影响着人们的工作和生活以及价值观、人生观和道德趋向。既是“三俗”(即“庸俗、低俗、媚俗”)这些腐朽、愚昧等思想和生活的传播源和生存土壤,引导好了,也是主流价值观和先进文化的重要传播工具和平台。 那么,当今新媒体应当如何传承和传播国学呢?笔者认为应从如下几方面入手: 首先要针对眼下社会以及学术界对国学认识的不统一性以及走入的一些传播误区,尽快组织专家编写完成统一的国学体系,推出国学纲要,通过互联网新媒体来展示,避免国学网络传播的歧义,减少误导。 二是传播既要点面结合,又要分门别类。新媒体的直观性、开放性、互动性、参与性和多样化等特征改变着信息产生和扩散方式,受众往往呈现圈层或交叉结构,因此,国学传播上既可有碎片式的“点线”内容,让受众偶尔得到某一方面的思想提升;也可有专栏、专题这样的“连片”整体推出或连载,让受众获得相对完整的认识和思想升华。 三是传播方式要多样。如何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的多样化传播特点,进一步拓宽国学内容传播手段,是值得传媒人和国学界思考的问题。主流新闻网站可以借鉴商业网、娱乐网的做法,融入草根文化形式,将国学渗透传播到网络的各个门类,如直播平台、唱吧、游戏、两微一端、论坛等等。 四是打造国学网络“道场”,共画国学“同心圆”。新媒体既可融电影、电视剧、书籍等于一体,也可更直观、直接、持久地传播体验一种文化。只要精心打造成出国学传播的网络“道场”,就可以将中国传统文化思想,贯穿在网络生活及日用器物,以“中国生活之美、人文之气、精神之貌”,向世界展现中华民族的智慧、高雅、优美的生活方式,以及“易、儒、佛、道、兵、医、农”等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和道德伦理观。在新媒体上形成“形而上道”的知识交给专家学者,“形而下器”的物件营造交给草根精英,真正“形成网上网下同心圆”,向世界输出中国文化和价值观。 新形势下,我们要有新的眼光和格局,让新媒体成为真正能够推动国学传承的加速器,成为国学传播的网络“道场”。这需要新媒体人,顺应时代舆论格局变化,把握传播规律演进,精心组织好国学内容,集中优势资源推进国学的传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建立功勋。 中华名家网整理 上一篇李耀君:《弟子规》是“人之规”下一篇徐章明:故宫赋 |